A BATHING APE

ア ベイシング エイプ
HISTORY

開拓裏原宿的品牌。
1993 | TOKYO, JAPAN | NIGO®

1990年,在《POPEYE》和《寶島社》等知名雜誌擔任造型師和撰稿人的 NIGO®,與同樣畢業於文化服裝學院的高橋盾(JONIO)共同開設了選品店「NOWHERE」,成為裏原宿風潮的起點。

1993年,NIGO®創立個人品牌 A BATHING APE®,並於選品店 NOWHERE 展開販售。NOWHERE除了 A BATHING APE® 外,還有高橋盾的 UNDERCOVER、藤原浩的 GOODENOUGH 等原創品牌商品。A BATHING APE® 的全名是「A BATHING APE IN LUKEWARM WATER」=「浸泡在溫水中的猿猴」。據說此名稱源自 NIGO® 最愛的電影《猩球崛起》,並由創立初期便參與品牌事務的 SKATE THING(現任C.E設計師)所命名。

當時的裏原宿幾乎沒有任何服飾店,而 NOWHERE 更是隱身於一個不容易找到的地點。在還沒有社群網路的年代,加上品牌初期並未在雜誌上刊登地址,因此只能靠口耳相傳才知道這家店的存在,是一間「內行人」才知道的隱藏小店。再加上品牌的生產數量非常少,都是小批量製作,在街頭時尚愛好者間更成為傳奇般的夢幻品牌。後來,品牌開始與 Cornelius 和 Schadaraparr 等人氣樂團合作,製作演唱會 T-shirt,再加上許多名人的加持,讓 A BATHING APE® 獲得了大量年輕人的支持,最終成為裏原宿最具代表性的品牌。

之後,NIGO® 展現了他在多個領域的商業才能,先是創立了獨立音樂廠牌 「APE SOUNDS®」,接著與音樂人 Pharrell Williams 共同經營品牌 「BILLIONAIRE BOYS CLUB」 和 「ICECREAM」,還開設了咖哩店 「CURRY UP」,活躍於多元領域。

在眾多 APE 的經典作品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照片中的這款 1st Camo 滑雪外套。因木村拓哉於1998年在 オロナミンC(保健飲品) 廣告中穿著而引發熱議,當時市價曾飆升至約60萬日圓,堪稱稀有單品。同款圖案還推出羽絨外套與短版款式。雖歷經多次復刻,但近年幾乎沒有再推出類似圖案設計。

A BATHING APE® 的營運母公司株式會社 NOWHERE 於2011年被香港服飾企業 I.T 集團買下,成為其子公司。商標權也由 I.T 公司持有。

NIGO® 於2013年卸任 A BATHING APE® 創意總監職務。除了經營個人品牌「HUMAN MADE® 」外,同時也為多個品牌擔任創意總監一職。

ONLINE STORE
文章內示例商品僅為具有代表性之參考商品。可能會因發佈時間差而出現商品已經停售的情況。
SHARE

RELATED

相關特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