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boot〉世紀的皮鞋革命,從“法國起源,巴西展開”【前篇】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更受到具有普世價值的耐用單品吸引。 這次我們將分成兩篇,為大家介紹經典皮鞋。尤其是以穿著舒適著稱的〈Paraboot〉為這次的主角。
Paraboot 久負盛名,在街頭上的出場率極高,大多歸功於其優良品質、堅固耐用和優雅的視覺效果。 他們的經歷徹底改變了皮鞋產業,就讓我們先從 Paraboot 的歷史說起。
專利技術靈感源自旅行、
奠定了世界唯一的地位。
出生於法國西南部 Izeaux ,一位農夫的兒子踏出了驕傲的第一步。 他的名字叫 Remy Richard-Ponvert,出生於 1878 年,起初以裁剪皮革為生。1908年,他的人生迎來了第一次轉機,成立了一家專門為 Izeaux 的登山家和軍人製作鞋子的工廠。
這個一生一次的計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吸引到勞工階級,甚至拓展到了企業家等上流階級的客層。並且在1910年結婚,隨後創立了 Richard Ponvert 公司,在富裕家庭長大的妻子, Juliette 的幫助下,公司業務逐漸擴大。1920年,推出為山區勞動者所設計的綁帶靴子「Galibier 」,建立了穩固的製造基礎。
Remy 也喜歡旅行,1926年,在完全不會說英語的情況下前往美國舉辦貿易展。在當地遇到了令他印象深刻的橡膠靴,隔年回國後便開始新的嘗試。當時普遍使用的皮革鞋底,既不舒適且老化速度快,於是Remy嘗試將橡膠鞋底實踐化。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他從巴西的帕拉(PARA)港口進口亞馬遜的天然橡膠。〈Paraboot〉正是以這個港口的名字命名。
然而談到橡膠靴的發展,不僅在美國,歐洲也有先驅。 法國在1853年便創建了〈AIGLE〉的前身橡膠靴工廠。那為什麼 Paraboot 會成為皮鞋革命的主角呢?
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研發出一種以天然橡膠為原料的橡膠合成法。這種結合高品質與高效率的獨特方法後來獲得了專利。 因此,該公司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家從皮革鞋面到橡膠鞋底全部自行生產的鞋類品牌。
鞋底的製造過程非常複雜,首先將橡膠均勻地用滾輪揉合後拉伸成棒狀,逐一切割成適合一雙鞋的大小。接著根據鞋底的類型進行細微調整,並以260℃的高溫與200噸的壓力烘烤定型。儘管過程繁瑣耗時,但至今仍堅持不轉移到低勞工成本的國外,而是由法國國內經驗豐富的工匠親手製作,正是這種堅守「不變」的高貴信念,使我們為之著迷。
「MORZINE」&「MICHAEL」
現代風格的蒂羅爾鞋。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這個革命的橡膠鞋底留下的眾多軌跡。品牌初期的作品中,以「MICHAEL」最為著名,但我們還是先從更之前的經典款式「MORZINE」說起。這是一款以蒂羅爾鞋為靈感,專為建築工人及測量員等技術人員設計的鞋款。
1937年誕生的這個款式,是由同年接管公司的Remy的兒子,Julien Richard Ponvert 製造的。當時歐洲紛爭頻繁,導致物資短缺,使得製造容易且價格低廉的鞋款需求迅速增長。儘管如此,Julien 仍堅持傳統的製造方法,採用了「挪威縫製法(Norwegian)」製作 MORZINE。
這個方法是在鞋的周圍縫上一條稱為 「WELT」的細長皮革條,然後將鞋面、鞋墊、中底和大底縫合在一起,這種製法可以說是 Paraboot 的代名詞。其出色的堅固性和耐走性,讓它成為品牌的代表技術之一。改良版的「MORZINE」也就是「MICHAEL」,自然也沿用了這種傳統工藝。
接下來要介紹大家期待的「MICHAEL」。這個品牌引以為傲的超級暢銷產品誕生於1945年。帶有大天使祝福意味的命名靈感,源自於創辦人Remy的孫子、Julien的兒子,Michelle的誕生。而 MICHAEL 正是 Michelle 的拉丁文讀音。
和MORZINE相同以蒂羅爾鞋為靈感,但將裝飾元素減到最少。沒有任何多餘元素的簡約設計營造出正式且優雅的印象,也因此實用性極高,自推出至今已75年,仍在街頭風格中扮演著多樣化的角色。
鞋底和鞋跟一體化的「MARCHE II SOLE」。是1950年代使用的「MARCHE SOLE」的進化版,具備能夠抵禦山區嚴苛環境的規格,在未鋪設的路面上行走也沒問題,穿著感極佳。它的偉大之處隱藏在每個細節中。
鞋面的材質同樣是讓它成為經典之作的原因之一。 這是一種稱為「Lisse leather」的光滑皮革。準確來說,名稱為「Lisse Waxy Leather」,「lisse」在法文中是「光滑」的意思。與一般皮革相比,這種皮革浸透了更多的油脂,因此具有卓越的防潑水功能。這種不懼雨水的皮革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表面會覆蓋上一層白色粉末。 這是稱為「Bloom」的油脂湧到表面的結果,擦掉後即可恢復皮革原有的光澤,並不是霉菌,所以不必擔心。
撇開這個經典的材質,MICHAEL 還有一些已經停產,但仍為人津津樂道的產品。
那就是這款「MICHAEL PHOQUE」。「PHOQUE」在法文中是「海豹」的意思。沒錯,這款鞋的鞋面部分使用了海豹皮革製作,堪稱怪異之作。然而,如前所述,歐盟於2010年開始禁止進口與海豹相關的產品,因此該產品已停止生產。
關於這個款式有一個謠言。據說它是由世界著名的奢侈品牌〈HERMÈS 愛馬仕〉委託製造的。有人甚至認為,MICHAEL 系列的誕生本身就源於愛馬仕的特別訂製,但真相並不明確。
無論如何「MICHAEL PHOQUE」都是一款傳奇逸品,並沒有再販售的計劃。如果真的想要入手,建議在二手市場搜尋看看。如果幸運地找到了適合的尺碼,那麼就不要再猶豫了。
(→〈HERMÈS 愛馬仕〉相關文章、這邊請)
「CHAMBORD」
外觀與功能兼具,
無懈可擊的U-tip鞋款。
接下來要探討的是與「MICHAEL」齊名的暢銷經典款。過往的U-tip鞋款再升級版「CHAMBORD」於1987年誕生。它適用範圍廣泛,從商務到休閒都能輕鬆駕馭,再加上舒適的穿著感,可以說是一款無敵的經典名作。
U-tip 鞋面的設計核心,也就是鞋頭部分的U字部分,採用合掌式莫卡辛縫線的細節設計。捏合縫製的莫卡辛縫線展現出獨特的圓潤造型,並與整體輪廓完美融合。可以說是品牌獨有的挪威縫製法。
另一方面,鞋底採用了和 MORZINE、MICHAEL 不同的「PARA-TEX SOLE」。雖然內部都包含捕捉空氣的設計,但不同的是它採用了鞋底與鞋跟分離的設計。這是一種現代化的考量,當行走於堅硬的石板路或柏油路時,最容易磨損的鞋跟部分可以單獨更換。
順帶一提,這款鞋子的名稱來自法國羅亞爾河谷的 Chambord,或是矗立在那裡的 Chateau de Chambord(香波爾城堡)。建造該城堡的法蘭索瓦一世以喜愛打獵而聞名,據說這雙鞋就是為打獵而做的,這個說法似乎有一定的可信度。
「AVIGNON 」
高雅的U-tip鞋頭設計,
在法國的評價甚至超越經典款式 Chambord !?
Chambord 並不是 Paraboot 唯一的 U-tip 鞋款。如果您正在尋找一雙優雅的鞋子,「AVIGNON 」就是您的最佳選擇。 與 Chambord 相比,較窄的鞋面和長鞋頭讓它看起來更利落。
在莫卡辛縫線的設計上也有所不同,屬於疊加式莫卡辛縫線,將鞋面前方的皮革(也就是所謂的前幫片)縫合在側面皮革的上方。平整的縫線散發出獨特的優雅氣息,在日常穿西裝外套比例較高的法國本土,這款鞋的支持率甚至超越了 Chambord。
設計簡約但細節考究,鞋口也是一大亮點。以空軍的降落傘靴為靈感,添加了低調的拼接設計。製作工法當然採用了令人安心的挪威縫製法。
至於鞋底並非分離式,而是與鞋跟一體成型。但與 MICHAEL 不同,使用了「GRIFF II SOLE」。優雅的鞋面設計搭配較薄的鞋底,再加上接地面採用了波浪狀設計,增加抓地力。柔軟的穿著感也是特點之一,長時間行走也不會感到不適。
「WILLIAM」
擁有無數魅力,
至高無上的雙扣僧侣鞋。
前篇的最後想以正裝皮鞋做為收尾。配有雙扣帶的「WILLIAM」,其實在命名上藏有浪漫的意味。不過在此之前,先分享一些關於僧侣鞋的小故事。
以歐洲的僧侶「monk」為名,他們所穿的帶尾扣鞋子被認為是僧侣鞋的起源。不過,這是指單扣僧侣鞋,但像 WILLIAM 那樣的雙扣鞋,則擁有不同的起源。
簡而言之,雙扣僧侣鞋源自於世界頂級鞋履品牌〈JOHN LOBB〉。這款鞋子是受到時髦的溫莎公爵(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的訂製委託,並由 John Robb 的第二代負責人William Lobb製造。 靈感並非源自僧侶,而是當時飛行員所穿的飛行靴(Aviator Boots)。
後來以這款訂製鞋為基礎,發表了定番款,並命名為「WILLIAM」。這是以創作人 William Robb 的名字命名,且通用所有的雙扣僧侣鞋。
或許已經察覺到了,Paraboot 製的 WILLIAM 和 JOHN LOBB 製的 WILLIAM,兩者名稱相同並非偶然。其實,JOHN LOBB 過去推出的休閒系列「Cottage Line」中,曾經有一款 WILLIAM 的戶外版。而負責製造該系列的正是 Richard Ponvert 公司。
這段羈絆仍然在持續中。Cottage Line 後來很遺憾的中止了,無可避免的”初代” WILLIAM 也停產了。然而在顧客強烈的要求下,特別是來自日本粉絲的呼聲,在「Paraboot青山店」開店紀念的契機下,它再次復出。這就是 2001 年”第二代” WILLIAM 的誕生。這個帶著特殊命運的第二代,因當時使用的壓紋皮革難以取得,曾經在 2003 年停產。但仍然在2010年進行了小幅改良後復出,至今仍在生產中。
散發著王室的品格、源自軍事出身的強韌,再加上曲折的背景。這就是「WILLIAM」獨一無二的價值所在。
改變的事物、不變的事物。在這兩者之間,發現新的價值。跨越時代,延續至今的Paraboot的故事。從法國的農場開始旅程,經過美國、巴西、英國、日本等地,幾乎遍及全球,現在仍未迎來終點。
接下來的【後篇】將會介紹更多傑作,敬請期待。